首页·新闻·公棚·协会· 俱乐部 ·商城·论坛·鸽问·日记·分类·鸽业·鸽舍·图库·寻鸽·播客·APP·投稿·帮助· 会员区
中信网

中外鉴鸽从眼睛入手

2007-2-22 21:42:49 临朋鸽舍分享

一.眼睛方面: 
  外:着重眼志圈的质量及其颜色,究竟是金黄还是青铜绿色或者是褐色、灰黑色、银白色、紫罗兰色等等。认为整圈宽边的有色眼志,是种鸽外部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。主张眼志圈中任何显示出黑色的鸽子,是不适宜作种的(但不碍出赛)。既眼志圈除了本身色彩外,无其他色彩(特别是灰黑色的)围绕分布或覆盖漂浮的鸽子,是种鸽上乘之选。 
  中:认为眼志圈本身大约有1/4段节颜色明显深于其他3/4部分,或靠近嘴角部位跨越眼志圈边缘,并象眼角方向的底、面纱伸展出去的暗晦的灰黑色部分(俗称“立志”,“卧志”)才叫有色眼志。并强调长有这种眼睛的鸽子既能作种又能放飞,是最好的眼睛。相反,没有“立志”“卧志”(亦称“挂角”)的眼睛,被认为是没有眼志的菜鸟。 

  二.瞳孔方面: 
  外:瞳孔大小、形状椭圆,依品种而论,不太讲究。有些更喜欢那些瞳孔较大、对光线反映迟钝者,认为是可造之材。   
  中:大瞳孔绝对是在摒弃之列,对于那些同时对光线暗反映甚慢,收缩迟缓者,更难逃淘汰之命。小瞳孔、收缩快、椭圆状为上选。 
  三.内线口“眼脐”: 
  外:内线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,或者与国内人就此概念不统一,基本没有太多研究也不相信。至于“眼脐”及其中间的“内线口”.“中线口”.“外线口”。早在40年代是以距离线的概念加以研究的。认为有无距离线,距离线是否调整到颠峰状态,进而能否在下一阶段赛事中顺利胜出的重要根据。遗憾的是,曾轰动当时鸽界的这一理论,很快冷却下去,并未引起大多数鸽主的共鸣。 
  中:内线口(指瞳孔内边缘与眼志接壤的一圈暗影环带)的“理论”被鸽友广为接受,人们相信它,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。有的意思是。内线口的好坏优劣标准,竟与西方早年的“十大眼志”取舍标准非常相似,既宽边,锯齿状为好,细边,无线口为差。近年才出现的“眼脐”及将脐内又划分为内线口、中线口、外线口等,较具有影响力,这一“理论”尤其对专以超远程赛事为本的鸽友来说,被认为具有重大意义。因为据说只要掌握了它,就可轻而易举的事先选择出或判断出适应这类赛程的选手鸽。 


   
 

 发布时间:2007-2-22 21:42:49 打印发表评论】 【关闭窗口

 相关信息:
  • 2012年皋兰县信鸽协会倡议书 (2012-4-8 18:59:54)
  • 通知2012年皋兰县信鸽协会 (2012-3-1 15:53:28)
  • 2012年皋兰县信鸽协会公正杯幼鸽特比环大奖赛规程 (2012-1-22 1:01:39)
  • 2012年皋兰县信鸽协会公正杯幼鸽特比环大奖赛规程 (2012-1-18 23:45:05)
  • 2010年皋兰县信鸽协会公正杯幼鸽特比环大奖赛规程 (2010-4-28 0:05:47)
  • 创新发展赛制 打造和谐平台 (2009-12-6 19:06:11)
  • 领环通知 (2009-1-12 15:01:15)
  • 赈灾义卖、爱心捐款活动纪实 (2008-5-30 3:04:53)
  • 好鸽的挑选与特征 (2008-5-11 22:09:45)
  • 第三届皋兰县信鸽协会领导班子名单 (2008-5-9 23:29:22)
  • 手机中信网

     相关评论: 我要评论

    本信息由各协会自行发布,随文评论的开关及管理归各协会自行管理。
    发表评论
    用 户:   *   匿名:
    验证码:     点击更换验证码 ( * 填入数字时注意用半角格式,验证码出错帮助)
    内 容:   *


    发表评论须知:
    1、严禁对个人、实体、民族、国家等进行漫骂、污蔑、诽谤;
    2、网友应自觉遵守《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》、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》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;
    3、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;
    4、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;对于严重违反发表评论须知的网友,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帐号;
    5、网站对发表评论须知保留变更及最终解释权;
    6、发表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。

    回页顶
    首 页  │  推广方式  │  客服中心  │  加盟中心  │  意见建议  │  网站导航  │  APP下载

    Copyright © 2000-2025 www.ChinaXing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中国.深圳 电话:0755-28156678、28156809 传真:0755-28156678
   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
  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ICP证编号:粤B2-20040374
   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